李雅卿
來武漢一個多月了,回想一個月前作為內蒙古第八批援鄂醫(yī)療隊落地武漢,剛下飛機,覺得自己連氣都不敢喘,但是看到武漢的藍天,熱情的武漢人民,我心里一下子沒有了負擔。我從事重癥護理已經有13年的經驗了,但是穿上厚厚的隔離服為患者做護理我還是第一次,這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(zhàn)。我們所在的武漢市協(xié)和醫(yī)院西院,接受的全部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癥、危重癥和急危重癥患者,剛進入病區(qū)確實我被眼前一例例重癥患者驚嚇到了,雖然已經習慣了重癥病房滴滴答答的環(huán)境,但是在這里,這么多的重癥患者需要被救治,我忽然覺得身上有著不可推掉的責任感。記得我值班時從外援轉入到協(xié)和醫(yī)院西院來的一名患者,渾身插滿了管子,由于患者臥床時間久,身上已經出現(xiàn)了壓瘡,我和隊員們就開始一點一點為他清理壓瘡,減輕患者的疼痛。在病區(qū)里,我們經常會面對生命的離去,因為新冠肺炎傳染性強,離去的患者都需要特殊處理,看著這些患者不能和家人說再見,就這樣孤獨的離去,我的心理非常難過,所以我能夠做的,就是全力以赴救治患者,不要再讓他們離開。我們除了負責救治患者,還有一項工作就是為患者做心理疏導,記得個患者的女兒,已經康復出院了,但由于對新冠肺炎病毒有很大的恐懼感,回家后不知道該如何預防,這個患者找到我,讓我?guī)椭呐畠?,告訴她怎么做消毒,怎么做清潔,同時我也成為了這名患者和女兒之間的通訊員,隨時告知雙方的情況,這名患者現(xiàn)在也已經康復出院了,我想應該和女兒團圓了吧。在武漢戰(zhàn)疫的一個多月里,我學到了很多有關感染控制的專業(yè)知道,這在我工作中遇到過很多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,有了這次的經歷,我想今后的工作我一定會做的非常自信。
現(xiàn)在的武漢已經開始有了煙火氣息,接到不再空曠,人民也多例笑容,我就要回家了,想念家鄉(xiāng)的親人,也舍不得這里的戰(zhàn)友,再見了,武漢,我一定會再來這里,感受你的風華正茂。
趙穎楠
轉眼間,馳援已滿月,時刻牢記孫德俊院長的囑托,一定要服從安排聽指揮,來到武漢我被分配到icu病房面臨新的挑戰(zhàn)。icu病房對于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危重病人來說,無疑是戰(zhàn)勝死神的極好戰(zhàn)場,每天在外勤老師的指導下,穿上厚重的防護服,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后,進入病區(qū)。我所在的ICU組是與鐘南山院士所帶領的廣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團隊一起并肩作戰(zhàn),倍受鼓舞,內心除了激動以外,感覺自己能有一次這樣的機會也是幸運的。當然,最重要的是我要本著重癥人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本能的反應就是我要快速熟悉和掌握各類監(jiān)護儀器及搶救儀器的使用,了解報警原因,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,做到心中有數(shù),這里所有病人均要持續(xù)24小時進行心電監(jiān)測,每小時測量并記錄生命體征,SpO2和尿量,每4小時測量并記錄體溫,同時還要鼻飼溫水沖洗鼻腸管,以免堵塞,對于新轉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測量并記錄進病房時的生命體征,動態(tài)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,及時準確記錄特護記錄單,并體現(xiàn)專病專護。一定要嚴格遵醫(yī)囑計劃輸液,必要時采用輸液泵輸液,不允許執(zhí)行口頭醫(yī)囑(搶救情況除外),所有藥物使用時必須三查八對,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。一定要保證氣管插管,鼻腸管,深靜脈置管,留置尿管及各種引流管通暢,防止脫管現(xiàn)象發(fā)生,并預防交叉感染。面對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的患者進行密閉式吸痰,按時做好口腔護理、會陰擦洗,做好皮膚護理,對危重病人進行相應評分。嚴格進行交接班工作,認真執(zhí)行各相應的交接程序。有氣管插管、氣管切開、機械通氣、IABP、持續(xù)床旁血液濾過等特殊監(jiān)護及治療時一定要嚴格認真的根據(jù)常規(guī)護理情況進行護理。除了這些,重中之重的是進行患者的核酸檢測,這是我們最為危險的操作,所以我們都是謹慎行事的。每天承受著這種高壓高強度的工作,一班6小時下來,不僅是臉頰,鼻梁,耳朵這些部位出現(xiàn)壓痕,還會略感疼痛,里面的衣服也是被汗水浸透,真的是身心俱疲,但這就是我們醫(yī)者使命,我必須堅持到底。
疾風知勁草,烈火見真金。當前疫情形勢吹響了勝利的號角,我們絲毫不會懈怠,守護好每份被值得敬畏的生命,站好我們馳援的最后一班崗?,F(xiàn)在我們要回家了,再見,英雄的城市,再見,英雄的人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