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浪潮AV_男男亚洲日韩一区二区_亚洲永久无码高潮喷水AV_紧缚美女调教视频国产

呼和浩特晚報:國際護士節(jié) 記者走進急診科

發(fā)布時間:2013-05-24   瀏覽次數(shù):361次
  文字供稿:黨委辦公室  

掃碼預約掛號

 □本報記者 朱麗華 于亞軍

  昨日7時15分,記者來到內蒙古醫(yī)院急救中心時,護士李曉婷已經(jīng)來到更衣室,迅速換上工作服,戴上口罩、帽子后來到了護士站,與夜班護士交接班。李曉婷對早已等候在這里的記者說:“我們每天早晨7點30分上班,其實每天都要早來10至20分鐘,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了解上一個班組急診患者的病情以及現(xiàn)狀,以便更好地進行護理。”說話間,夜班的同事遞來一本“急診門診病人病情登記簿”,李曉婷一邊聽著同事的講述,一邊在登記簿上面仔細添加備注信息。

  “今天上午我的主要任務是跟隨120急救車出診,我要在出車之前將急救車輛進行清理消毒。”李曉婷邊走邊對記者說。記者看到,急救車里除了常用的急救藥品外,還有心電圖機、除顫機、搶救用的液體氧氣袋、醫(yī)護人員使用的手套、夾板等醫(yī)療用品。“救護車一定要保持干凈整潔,這對醫(yī)護人員和病人來說都很重要。我們除了清理車內衛(wèi)生,還要檢查搶救的藥品是否夠用,心電圖機的電量是否充滿,氧氣袋的氧氣是否充足,否則會耽誤工作……”李曉婷對這些物品逐一認真地進行了檢查。

  在疾馳的車上扎針、插管,在深夜為滿身是血的人清理傷口……對于急診室的護士來說,這些只是他們工作的一小部分。“我們就好像處在一個特殊的戰(zhàn)場,電話一來就趕緊‘上戰(zhàn)場’。接到120指揮中心的指派單后,120急救車必須在3分鐘內出發(fā)。”李曉婷對記者說。

  7時50分許,120接診臺的警報器響起來,值班的導診員迅速接起電話,120急救指揮中心指派稱:在豐州路一個小區(qū)有一名危重病人(上吊自殺),需要派救護車前往。

  電話剛一掛斷,李曉婷就隨出診的醫(yī)生、司機及兩名擔架員朝著門外一路小跑,等大家都上車坐好,120急救車警笛響起,朝著目的地駛去。大約10分鐘后,急救車到達指定的小區(qū)門口,病人的家屬已經(jīng)在門外迎接。李曉婷左手拎起急救藥箱和氧氣袋、右手拎著心電圖機隨病人家屬一路小跑到了五樓。一進屋記者看到,病人躺在床上,處于昏迷狀態(tài)。李曉婷一邊對病人家屬進行安撫,一邊為患者測量心電圖,醫(yī)生也對病人實施搶救。由于條件所限,患者病情急需到醫(yī)院進一步治療,兩名擔架員將病人放上擔架抬上了救護車。

  15分鐘后,救護車將病人拉到醫(yī)院?;氐郊痹\室后,李曉婷并沒有休息,而是和其他醫(yī)護人員一起對病人實施搶救。經(jīng)過爭分奪秒的搶救,病人終于轉危為安,李曉婷認真記錄著各項數(shù)據(jù)……

  李曉婷今年整30歲,在急診科工作7年了,也跟隨著120急救車出診7年了,經(jīng)驗豐富。剛開始工作時,她對工作的強度和面對各種突發(fā)事件還不太適應,后來慢慢適應了,每天都拖著滿身的疲憊回家。李曉婷說,在急救情況下,時間對患者來說更加珍貴。有時為了爭分奪秒搶救患者,急救人員不得不在飛速行進的急救車上為患者進行包扎止血、輸液、吸痰、測血糖。“最困難的是輸液。”李曉婷說,“為了更穩(wěn)定,我們必須跪在病人的擔架旁,一邊握住病人的手臂,一邊透過車窗觀察前方路況,瞅準時機在最好的路況條件下迅速扎針。”

  15時許,記者見到了負責下午班出診的護士陳丹。陳丹告訴記者,12時至14時30分,17時30分至次日8時,也就是門診下班期間,眼科、口腔科、耳鼻喉科及婦科的病人也會來急診就醫(yī),急診科就會更忙。

  15時20分許,接診臺的警報器再一次響起,調度員告訴陳丹,重癥監(jiān)護室的一位老人病情危重,看到?jīng)]有治愈的希望,家屬主動放棄了治療,需要救護車將老人送回家。

  15時23分,記者與陳丹及其他醫(yī)護人員登上了120急救車。一路上,記者看到老人平躺在可移動病床上,鼻孔里插著氧氣管,不時發(fā)出呼嚕聲。陳丹不但要照看病人的氧氣袋,還要觀察病人的反應,更要叮囑單架員固定好可移動的病床和單架,同時還不停對病人家屬叮囑著。15分鐘后,急救車將病人送到家并安頓好后,醫(yī)護人員才放心返回。

  陳丹說,急診科不像門診的其他科室,患者多種多樣,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口腔科、耳鼻喉科、眼科的病人都可以來就診,誰也不清楚下一位病人是什么情況。由于護士有限,大家工作中沒有特殊事情基本不會離開護士站,爭取做到隨叫隨到。

  小伙子胡強是當天值夜班的出診護士,他所值班的出診時間是20時至次日8時。

  20時10分許,接診臺的警報器響了起來,調度員通知在南二環(huán)有人打架,有一名傷者。急救車行駛途中,胡強告訴記者,每到天氣轉暖時,夜市上、燒烤攤前打架的人就多了,夜班出診是打架受傷的人居多。

  20時22分許,急救車準時趕到了原大臺村的路口處,記者看到有幾名男子站在馬路上,其中一名頭部受傷的男子正在大聲喊叫著。胡強迅速湊上前去詢問傷者的情況,并仔細為受傷男子檢查,得知并無大礙后,立即對其傷口進行了處理。五六分鐘后,急救車拉著傷者返回醫(yī)院。

  因為急診室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病人扎堆的情況,病情急、病人多,護士工作量超負荷,遇有不理解的病人,醫(yī)患之間的糾紛就會出現(xiàn)。“越是晚上,急診越忙,但晚上各種患者都有,尤其是醉酒的,所以受委屈對我們來說是常事。”胡強說,遇到情緒激動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屬時,他們也只能勸解,有的時候患者病情危重,家屬情緒激動,他們也能理解,只要不打擾正常的治療護理,他們就忍了,“看到病人經(jīng)我們的治療護理康復出院,我們都感到欣慰和滿足。”

  當遇到突發(fā)事件有人受傷時,當遇到親人突然發(fā)病時,人們總會在第一時間撥打120。“120”是危急重癥患者的生命熱線,是極為重要的“生命通道”。對于120工作人員來說,他們所接到的每一個電話都成為一道救援的“指令”。記者在內蒙古醫(yī)院急救中心急診科的配合下,跟隨急診室護士的腳步,記錄了急診科忙碌的一天。

  護送病人回家一樣要認真

  采訪手記

  清點急救藥品器械不馬虎

  夜班急診護士更忙碌

  我們兩名記者分班跟隨昨日值班的3名護士,體驗了他們近一天的工作。一天下來,我們有種隨時都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的感覺,而此時的他們卻還在繼續(xù)著他們的工作。20時50分許,記者結束了全天的采訪,離開急診時,胡強和他的同事們仍然穿梭于病房的各個角落,絲毫看不出疲倦……

  采訪中,內蒙古醫(yī)院急診科護士長賀慧玲說,急診科的護理工作和其他科室不一樣,因此要求護士有很高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,尤其是急診出診的護士,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業(yè)技能、身體素質,還需要更好的應變處置能力,只有這樣,遇到突發(fā)事件時才能從容應對,更好搶救患者,挽救其生命。

  出診在緊張中度過

 

 

相關鏈接:   (本站通訊員:王博陽)

A+

字體放大

A-

字體縮小

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昭烏達路20號

醫(yī)院總機:0471-3283999 

蒙公網(wǎng)安備 154545121312542 號蒙ICP備10000979號-1

網(wǎng)站建設:國風網(wǎng)絡 隱私聲明法律責任網(wǎng)站地圖